•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围绕日本生物战情报的交涉02-13

      摘要:东京审判期间,苏联为得到生物战情报,向美国提出问讯、引渡和审判石井四郎等人的要求。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远东司令部等通过多封函电讨论了应对策略,最终达成“以不指控战争罪交换生物战情报”的共识。在围绕生物战情报的美苏交涉中,美国达成了预期目标,单独占有日本生物战情报,同时避免生物战情报对外公开。在美国的“事先授意”和“现场监督”下,苏联主导的联合讯问一无所获。...

    查看详情 >>
  • 陈修和与战后初期的中越交往02-13

      摘要:“二战”结束后,越南国内外形势复杂。陈修和作为民国政府的军事专家参与入越对日受降工作。由于战时曾多次进入越南调查处理中越交通运输、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线路畅通的经历,陈修和熟悉越南历史文化,对越南问题有深入了解。他同情和支持越南的民族独立斗争,帮助胡志明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与越盟有一些合作,阻滞法军返越,间接促成法越谈判,对越南民族独立事业有所贡献。   关键词:陈修和 胡志明 入越受降 中...

    查看详情 >>
  • 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成就02-13

      摘要: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突破国民政府的严密封锁,全面启动与反法西斯盟国的外交,借助联合国制宪会议全面展示中共外交主张,致力于在民主、和平、平等基础上参与构建战后世界新秩序。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突破乃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其一,反法西斯盟国反对中国国共关系恶化,希望保持中国全民抗战状态;其二,中国获得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资格,在联合国创建问题上拥有话语权。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外交...

    查看详情 >>
  • 卡内基基金会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02-13

      内容提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除了联邦政府以外,美国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在谋求通过重建国际秩序来消除战争的根源,保障和平。卡内基基金会从法律国际主义理念出发,致力于构筑一个以国际法院为核心的国际司法机制,建立基于法律而不是政治的国际新秩序。但是,威尔逊并不认同基金会的战后计划,尤其反对建立国际法院,这导致双方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在美国国联之争中,基金会成为反对威尔逊国联方案的重要社会力量...

    查看详情 >>
  • 事与愿违:战后初期美苏如何从合作走向对抗02-13

      摘要:二战后期美苏主导下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形成美苏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历史机遇。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利益的重合与战略协调,但美苏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使双方的战略目标很快发生冲突,其诱发因素之一是苏联在东北亚势力范围的布局中因其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建立亲苏政权的需要而激活“世界革命”机制。朝鲜半岛的分裂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溢出”了雅尔塔体系,一个并非事先“计划”的局部性变动导...

    查看详情 >>
  • 高中历史教案: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0-08

    1.一战对协约国集团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造成的不同后果 (1)不同结果: 第一种情况:经济濒于崩溃。以俄国和意大利为典型。①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坚决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意大利...

    查看详情 >>
  • 高中历史教案:第四单元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10-08

    新东方网整理高中历史教案系列文章,内容有高一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和历史教学实录等内容,既可以给老师参考,也有助于同学了解每部分内...

    查看详情 >>
  • 斯里兰卡枪战后发现多名妇幼遇难者10-08

    斯里兰卡安全部队与伊斯兰主义激进分子嫌疑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夜间枪战,事后发现15具尸体,其中包括3名妇女和6名儿童。目前安全部队在继续搜捕与复活节周日爆炸袭击有关的嫌疑人。 藏匿在斯里兰卡东海岸小镇Sainthamaruthu家中的这些武装分子,据信与6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