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维埃时期的工作报告制度研究02-13

      提要:为健全苏维埃政府组织与工作体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底初创了工作报告制度。1932年初,中央为了解、督促、检查地方政府的工作执行情况,强力推进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到1933年,工作报告制度已然在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并形成了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限时报告、总结报告的多重报告方式和报告工作、报告听取、报告检查的制度流程。工作报告制度的实施,强化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

    查看详情 >>
  • 东山赘婿: 元明时期江南的合伙制社会与明清宗族02-13

      摘要: 历史上的水上人如何与为何上岸,是江南研究以及所有水乡社会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对水域开发过程中的定居入籍、产权获取及其上岸后的宗族建构已有一些出色成果,但对土地开发空间有限的明清江南地区这一过程如何实现,对明清时期江南商业发展和宗族建构的内在机制,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而水上人社会中的赘婿现象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合伙制关系的形成,或可成为讨论这个问题的切入点。   问题的缘起,是为了...

    查看详情 >>
  • 疫情时期的多味生活作文600字记叙文【最新四篇】02-20

    人生百态不是事事都是顺心的,成功的道路总会有。几道坎儿,而我们要选择的是战胜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疫情时期的多味生活作文600字记叙文【最新四篇】,供大...

    查看详情 >>
  •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贾胡在丝路沿线的活动02-13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商胡的活动除两京外,更多地活跃于丝路沿线一带,有的甚至到了南方等地,而商胡冒贡使之名而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人在经商兴贩的过程中,有的就长期定居下来,成为中央及地方各政权管理和倚重的对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上动荡纷纭,民族迁徙频繁,但丝路的贸易活动依然在继续。来自西域中亚的贾胡继续两汉以来的传统,始终活跃于丝路沿线,在许多地区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查看详情 >>
  • 汉晋时期西南地区鸟负罐形象研究02-13

      鸟负罐器物常见于西南地区的汉墓中,质地有铜、陶两种。“罐”是一个广义的称呼,包含了简报或报告中所称的“罐、瓶、壶”等容器。关注者不多。马晓亮将铜质的鸟负罐称之为“翠鸟铜饰”,认为鸟背上的罐称之“甖”,谐音“赢”,系有余、盈利之意,是一种吉祥装饰,在墓葬中祈求祖先的福佑。李加锋认为铜鸟为“鹤”,背上为“魂瓶”,与“灵魂升天”思想有关。姜生在《汉墓的神药与尸解成仙信仰》中亦涉及四川的“鸟负罐”形象...

    查看详情 >>
  • 两汉时期匈奴对西域的经营和统治——基于考古资料的考察02-13

      摘要:西汉初期,匈奴势力进入新疆,击败月氏,直接占领并游牧在今哈密地区。西汉前期匈奴采取通过乌孙来控制西域各国的策略,中期设立僮仆都尉来对西域各国征税、调兵。在汉朝匈奴的争夺中,匈奴败北,势力退出西域。西汉末年汉朝内部战乱不断,东汉初期政权不稳,无暇西顾,匈奴卷土重来,重新侵入西域。之后匈奴内部夺权,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投汉,北匈奴西迁入西域。其中北匈奴呼衍部在哈密地区游牧,是与东汉争夺西...

    查看详情 >>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粮价波动与政府应对(1929—1937)02-13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消费市场,凭借成熟的粮食流通网络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紧密相连。20世纪 30年代,由于青岛区域粮食产需缺口增大、世界经济危机及帝国主义粮食倾销,青岛出现粮价波动现象。为应对粮价波动现象,青岛市政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青岛农林事务所推动农业改良增产,通过青岛农工银行促进农村金融流通,推动了青岛农村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青岛模式”,但并未有...

    查看详情 >>
  • 秋收劳动作文600字【五篇】02-20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史”中感悟为民情怀,牢牢植根人民,密切联系群众。要时刻铭记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我们身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

    查看详情 >>
  • 明清时期京鲁运河的盗贼及其防治02-13

      摘要:明清时期,常有盗贼在京鲁运河沿线出没,威胁往来粮船、官船、民船的航行安全,对民众生活、地方秩序和漕运畅通造成负面影响。京鲁运河盗贼来源广泛,其形成的原因,既与不同人群面临的生活困境有关,也与运河沿线的经济、交通和环境有关。明清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治京鲁运河盗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京鲁运河盗贼始终未能根除,成为沿河地区社会治理的一项难题。   盗贼,即小偷和强...

    查看详情 >>
  • 由钱粮亏空看康雍乾时期财政制度创设中的因果关系02-13

      摘要:在对清前期钱粮亏空案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挪用”与“垫支”、“摊捐俸工银”与“摊捐养廉银”,以及“蠲免”与“捐纳”等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由“挪用”到“垫支”的支出行为发生由非法到合法的转变时,并没有解决难以归款的问题。而由“摊捐俸工”到“摊捐养廉”,说明财政体制上存在着公私图片图片的制度缺陷,虽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不断增大的财政缺口,却产生了官员低俸甚至是无俸的政治风险。此外,“蠲免”在被誉为造...

    查看详情 >>